四川康定震区见闻:小翻译帮大忙
中新社康定11月28日电 题:四川康定震区见闻:小翻译帮大忙
中新社记者 胡敏 刘忠俊
四川康定县6.3级地震后,随处可见救援队为藏区受灾民众忙碌的身影,但由于语言不通,给救援人员带来了不便。在康定县瓦泽乡就有两位藏族孩子主动担当起了“小翻译”的角色,架起了救援人员和藏区民众之间的桥梁。
28日,来到康定瓦泽乡的住建部门核灾专家旁总有两位小朋友的身影。男孩名叫西绕降措,女孩叫降央卓玛,他们俩在寒风中为核灾专家担当翻译。
西绕降措和降央卓玛是表兄妹,他们都是康定新都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降央卓玛所在的瓦泽乡鱼子西三村在这次地震中也受了灾。灾后的这几天,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来到鱼子西三村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语言不通。
“地震发生后,外面来了很多叔叔阿姨,他们来看我们帮助我们,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些不会汉语,我们给他们翻译”,降央卓玛年纪虽小,但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小降措平时话虽不多,但显得比较沉稳,小卓玛幼稚气未脱,露出洁白的牙齿时,还缺了一个虎牙。记者当天在瓦泽乡鱼子西三村采访当地受灾民众安置情况时,就找的两兄妹做翻译。他俩年纪虽小,却都有一股细致劲,生怕错过了一些细节的翻译。
给记者翻译完毕后,正在干家务活的两兄妹又被乡干部请到了鱼子西二村帮忙给核灾专家当翻译。核灾要求数据准确,两位小翻译也是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一些细节,还不时与当地民众核实。在提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兄妹俩都能应付自如。
“主要是解决了我们的语言障碍,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瓦泽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连日来兄妹俩跟着工作组来回奔波,十分辛苦。
灾后这几天,西绕降措和降央卓玛先后为救援队、下乡工作组、前来采访的记者当翻译,两个小翻译这几天已经成为了大家得力的助手。
“很高兴给他们当翻译,我也很快乐”,寒风中,身着单衣的降央卓玛虽冷得两手微曲,但这股自豪劲涌在了脸上。(完)
>国内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