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反恐专家解析:暴恐分子制造法国尼斯血案意图何在?

2016年07月15日 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当地时间7月15日,尼斯,法国防暴警察检查发动袭击的卡车,车窗上遍布弹孔。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德永健 金诗雨)7月14日法国国庆夜,成为令世界震惊的喋血之夜。地中海名城尼斯发生的恐袭事件迄今造成80多人身亡,遇难者包括儿童。继去年11月发生的巴黎恐袭事件,法兰西再度哭泣。

  尼斯恐袭事件中,恐怖分子驾驶一辆卡车,疯狂冲入观看国庆焰火的人群,横冲直撞两公里,并在行凶时向人群开枪。恐怖分子被击毙后,法国警方在车中发现重武器,表明恐怖分子还想造成更多人员伤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傅小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从作案手法看,恐怖分子选择在国庆之夜驾驶卡车撞击人群,并且开枪扫射人群,显然意图在国庆日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加剧社会恐慌情绪,其“暴恐效应”比去年11月发生的巴黎恐袭事件更加严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指出,巴黎恐袭事件以及今年3月发生的布鲁塞尔恐袭事件“实际上都是连环爆炸”,属于“炸弹加步枪组合”,尼斯恐袭事件则属于“卡车加重武器组合”,与以往法国发生的恐袭事件有很大不同。

  对于为何在尼斯发动袭击,梅建明分析,欧洲杯刚刚在法国举行,比赛期间巴黎安保严密,警察及反恐部队都在街头巡逻,恐怖分子可能感觉此时在巴黎发动袭击难度较大,因此将袭击目标转向安保薄弱且为旅游胜地的尼斯。

  恐袭事件发生后,法国警方从车中找到身份资料,显示凶手是名突尼斯裔法国人,但尚无极端组织出面认领。梅建明认为,此事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脱不了干系。

  “‘伊斯兰国’受到各方打击,现在面临困境。它通过两种方式连续制造恐怖袭击来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一是派人装成难民混入欧洲,二是鼓动当地恐怖分子制造袭击。尼斯恐袭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还无法判定,但应该和‘伊斯兰国’有关。”梅建明说。

  傅小强又指,法国穆斯林群体比重大,特别是来自中东和北非的穆斯林联系紧密,恐怖分子行凶作案有依托,同时去年9月法国开始出兵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这种军事介入激起恐怖分子的宣泄报复情绪,一定程度催化了针对法国本土的恐怖袭击。

  此外,极端意识形态不断向欧洲各个社会层面渗透,欧洲深层次社会问题被叠加和放大。加上恐怖分子跨境流动加剧,欧洲边境管控力度还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甄别,这些内在的“脆弱性”令恐怖分子有机可乘。

  去年11月巴黎恐袭发生后,法国一直处于全国紧急状态,奥朗德政府原计划7月26日结束紧急状态,尼斯恐袭事件令法国全国紧急状态继续延长3个月。对于今后法国反恐形势,傅小强和梅建明均表示不容乐观。

  傅小强指出,由于社会层面的反恐难度很大,法国乃至欧洲都面临恐怖威胁,恐袭事件有可能反复发生。梅建明则指,今后法国既面临恐怖分子混入境内的外部风险,又面临种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内部风险,这些因素决定了法国反恐形势“肯定比较严峻,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比较高”。(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